市农科院花卉研究所 精心育花助力乡村振兴 安阳融媒记者 姚庆云 “这是广寒宫,那是名流、红粉佳人……”10月26日,在市农科院永和试验基地,记者看到了寒秋里难得一见的姹紫嫣红。各色菊花争奇斗艳,有盛开的,有含苞待放的,也有打开半个花骨朵的,市农科院花卉研究所的朱琳和霍燕霞在金丝皇菊里挑着*摘做试验。 花儿是娇嫩的,花卉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侍弄这些花花草草自然细心入微。引进品种栽种到观察研究培育新品种,春天倒盆、夏天高温勤浇水、秋天拔草忙、冬天挪进温棚,施肥打农药捉害虫……他们夏天一身汗,冬天也是一身汗,精心呵护这些花,对试验基地的每朵花儿都充满了感情。 培育新品种是一条艰辛的道路,非一日之功。花卉研究我国起步就比较晚,市农科院花卉研究所也是刚起步,几年前承担了一个对紫薇花的研究项目,这几年对菊花的研究才开始。“在实践中才发现,给菊花授粉比给紫薇花授粉还要难!”朱琳说。授粉需要找父母本,母本去雄,在这前一天就要给父本套花,第二天下午3时前给父母本授粉套袋,每隔2天至3天就要再授一次,要连续授粉才能成功。小菊套袋授粉的难度很大,花卉所的科研人员就选择用父母本分段种植,从大群体中筛选优良植株的方法进行品种选育,工作量很大。 花卉研究所副所长许蕊介绍:“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对具有消暑、生津、祛风、润喉、养目、解酒等多重保健功能的菊花茶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目前茶用菊品种多为传统白色品种,少量**,花径也较小,形态、色泽等均较为单一,难以满足目前市场对多元化、个性化品种的需求。且传统茶用品种在花期、产量等方面存在部分不足,尤其花期多在10月中旬以后,霜冻出现的早晚直接影响菊花的质量和产量。同时,目前主栽茶用菊品种多存在有效成分含量不高等不足。鉴于此,选育早花、高产、花色丰富且有效成分含量高的茶用菊品种已成为发展茶用或药用菊花产业的关键因素。下一步,我们将利用太行菊野生**,加大药用、茶用菊花品种选育力度,筛选出优异性状的菊花品种,助力我市乡村振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96167400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